花多少錢吃一餐是值得?多少是浪費?
漸漸地,也將成為別人眼中資深的住院醫師,脫離R1生活後,故意圈出很多時間去吃去旅行,或者,只是想回到當初最嚮往的生活—擁有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時間,儘管仍然不容易,但都很努力嘗試。看著自己的薪水條,不多但堪用,反思在吃與玩樂上的花用,始終以為拿來買體驗的錢是最值得的投資,聽過「旅行是唯一讓你花了錢卻更覺富有的事。」,吃飯,也是這樣的吧!楊子葆聊到法國人對吃飯的尊重,不只有過程中的儀式感,專心吃飯、投入吃飯,餵飽的才不會只有軀體,還有靈魂。從行天宮借來讀完Liz的書開始,變成忠實粉絲,有一搭沒一搭開始體驗各種fine dining,似懂非懂聽著美食家、料理人的分享,注入在地風土的食材、體現各國文化的手法,還待訓練味蕾仍然覺得幸福不已。
這次的體驗,跟山與海的接觸很真實,久違的跨上機車和火車旅行,兩間無菜單料理的滿分感動,利用一個周末衝台東,也算是值得了。(還特地來此除草寫日記)
[齒草埔:料理人的家]
Nick和Vivi雖不是料理人出身,但從料理台背後整面食物相關的藏書,便不難知道上桌一道道帶有濃厚法式料理氣息的漂亮菜色是怎麼來的了(連廚具都美麗)。至今經營六年多,每季更換一次菜單,台九線上一處磨石子樓房隔間出來望海的用餐處,Nick擺盤時不苟言笑、眉宇間的認真,黝黑雙臂揮灑陳列盤盤驚喜,搭檔Vivi巧手穿梭其間點綴每道菜餚,整個擺菜的畫面就已經非常美麗。(不禁想像在海岸線開一處餐廳,一起做飯、吃飯,這是怎麼樣的生活呀!) 不同於台北fine dining的體驗,這裡多了氛圍。桌邊的窗外是大海,陽光從窗子灑上餐盤佐味,呼吸中有鹹鹹海風,帶來的不只是味覺,而是五感的滿足。
與料理的對話,這季的主題是Joy。水煮鮑魚,鬼頭刀肉餅,鴨粥,燻虱目魚肚,烤雞,初鹿牧場煉乳慕斯,漢方茶。每道菜的份量都很給得很足,可以大口吃肉的同時又能感受到菜色裡的細膩搭配,齒草埔醬汁的味道比較突出,但很有記憶點,我自己是很喜歡,最享受的還是那個從擺盤到入口的過程,每一口都吃到用心。
酒足飯飽的我們,已經過了兩點,跨上機車,騎進兩天都晴空萬里的長濱畫裡,自己也變成一部分的風景。心情也是這樣的,值不值得或許就是這麼回事吧!回想起來會覺得,啊多美呀!我們曾經屬於那樣的美裡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