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要混得下去就是要懂醫界的潛規則:自己吃的自己吃完。
★ 游能俊診所
1.「HbA1c結合SMBG,才能真的控制血糖。」現場等HbA1c data的想法,怎麼會出現在一個診所醫師的腦中?因為游醫師覺得對的事就要去做,想當然,這條路一開始會有多孤獨、多不看好,甚至賠了多少錢,就像游醫師說的,他花了整個青春。但真的跟診下來發現,是啊,如果沒有SMBG的data,根本不會知道該調整什麼時段的血糖藥劑量(除非住院才會知道),如果等下一次才看HbA1c,不僅狀況已經不同,病人也不一定會回診。HbA1c低但SMBG是高的,如蠶豆症,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會抓到。診所能做到這種程度真的非常了不起。
2. 這裡的團隊是採輪值,也就是,每個人什麼都會。我覺得這真的是個很好的創新想法,當一個人可以是櫃台人員、護理師、衛教師和跟診助手時,不僅工作不易無聊,也能接收身在不同崗位面對到的病人問題,不僅自己在知識方面能夠有所整併,帶給病人的回饋也可以減少在人力接替時的重疊浪費。
3. 診所要怎麼做出區隔性,就是要有預見未來的能力,你知道病人少什麼,搶在他面前給他。游醫師看見在Chronic care model(慢性照護模式)中,護理和衛教的比重其實佔整個糖尿病控制很大的比例,除了現場教學解惑外,甚至還有電訪追蹤、提醒回診、用藥疑惑、值班專線等等,看過整個診所的運作後,便不難理解為什麼一個診所可以照顧幾千位糖尿病病患,還有人不辭辛勞從南台灣跑來。
4. 游醫師說,醫療未來一定會結合IA。剛好隔天翻咖啡誌就看到這麼一段話:機器與達人之間從來就不只有你死我活的競爭情景,我們更希望能見到兩者藉由競爭了解彼此的強項。機器能夠協助我們去抵達好的結果,但也唯有達人能夠了解前往那個結果的過程與脈絡,而往往新的未來,誕生在這過程與脈絡之中。非常切中想法呀,未來大概就是這樣的光景吧。(醫學的迷人處就在於人是活的,治療也是活的。一項新技術的推出並不意味原有方式的謝幕,而只是彼此在時間的舞台上競逐主角的位置,而退居配角者,在特殊的時間地點仍然有引吭高歌的機會。)
5. 一位診所醫師因為有不一樣的思維、勇於做被認為有價值的事,帶出一個連醫學中心也不一定能夠迄及的視野和慢性病的理想照護方式。看病人和游醫師的關係,就像來找老師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一樣,老師能適時察覺學生的異樣或沒說出口的問題,學生也能反饋給老師(比如怎麼樣包出來的粽子比較不會升血糖,螢幕加裝些什麼可以讓候診不無聊等等)。
6. 關於營養:現在飲食的重點已經是糖的管控而不是脂肪,膽固醇也不再有限制(根據研究,70%膽固醇的量跟本身肝臟製造的多寡有關)
先講糖的總量,再講升糖指數
隔夜飯是老化澱粉,升血糖較慢,像煮稀飯就用隔夜飯比較好
糯米屬支鏈澱粉,升血糖較快
糖尿病不建議少量多餐,因需減少三餐間血糖升高的次數(也就是沒能被胰島素控制的時候),所以正餐時吃飯可能比吃麵好,增加飽足感
早餐/中餐/晚餐:2/3/3份糖,早餐最好的選擇是一份三明治或一份蛋餅(早上胰島素阻抗較高要特別注意)
一份便當大概4~7份糖(這邊講到糖的換算都超驚人...回去反省T__T)醣類不夠的熱量,用蛋白質補足
水果不考慮酸甜,都有糖,像一份檸檬、芭樂、西瓜、哈密瓜的糖含量其實差不多。
水果的重點是份量,比如8顆柳丁約=一杯500c.c.柳橙汁約=兩碗飯,所以吃水果也要減少其他醣類攝取
全脂牛奶只有小朋友才需要,大人會攝取太多不必要的飽和脂肪
怎麼分根莖類跟蔬菜類?煮後會爛的就是根莖類
★ 消防局羅東分隊
1. 車廂上漆的是地區加編號(代表車種)
2. 一般的乾粉滅火器,主要用在ABC。
A 物品 用乾粉加水滅火
B 油類 噴乾粉時要掃射,用水要用細水霧,都是要避免油被濺起或亂流
C 電器 用乾粉不能用水,會導電
D 化學 用特製乾粉
3. 滅火器使用新口訣:拉(插銷)壓(試試看)描(準)掃(射)
4. 大火會閃燃,瞬間把空氣都消耗光
5. 遇火要往下,適時隔絕煙和熱可爭取時間,比如關上門或隔間
隊狗翔翔XD
他們勤二休一的辛苦感覺不亞於我們的值班,退休金制度的改革真的影響到很多人呀Q__Q
翁分隊長最後遞名片時說:「以後有問題都可以找我,我會的就回答,不會的就查一查再回答你。(笑)」,真是超可愛的一個消防隊伯伯!
★ 洪仁成診所
1. 兩個沒抓出來的肺癌,一個黑點沒變大先擴散到腦,一個四次biopsy都沒事台北檢查就有事
2. 平常高血壓控制好好的來問心臟這樣可不可以出國,拿藥出去不到二十分鐘CPR沒救回來,還好還沒吃藥(不然可能會有藥害死人的疑慮Q__Q)
3. 下腹痛,回去shock,結果是internal bleeding還好有救回來
4. 胸痛但EKG正常,結果應該要從背後做才抓得出來
5. 混黑道的,跑路的,典當的,威脅給錢不然要丟汽油彈的,要不到錢就賴著不走的,跟現在診所桌子下面的警民連線警鈴和天花板的錄影機,還多了新的預防被告的保險
6. 到新的地方開診所,會來找你的都是其他地方看不好的,要怎麼抓住這些人的心,就是吸客的訣竅
7. 十七年找不出來的問題,被發現其實是甲狀腺,變成神醫
8. 社區醫療群(驚人的24小時就醫諮詢專線@@!)
一天看三節,加起來一百五十個病人,從小孩看到老人,什麼病都看,以前的診所醫師要發跡起來真的都是苦過來的。意外得知老師是基隆ENT V1的老爸,也是聽他娓娓道來開診背後的許多不為人知,醫院外的另個世界,怎麼站在第一線對病人好,不被健保核刪,又能保全自己免於legal problem,真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
★ 居家、機構、長照
1. 「當你走到病患家裡,就會發現一切都跟你想的不一樣。病人為什麼吃藥吃不好?可能因為他沒吃。有吃為什麼沒有好?可能又有其他條件沒有配合。只要你到他家裡看了就知道!」
2. 醫師真的沒辦法改變人生的春夏秋冬,頂多只能讓你在每個階段舒服一點。醫師的「有所不為」,是秉持「不再凌遲病人」為出發點,用更柔軟的身段關照患者及家屬。
3. 余尚儒《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在宅醫療,翻轉無效醫療的寧靜革命!相遇沒有圍牆的醫院,家,才是最好的病房。
4. 「現代醫學已經不知道要停在哪了。一個人想要活,怎樣都可以讓你活下去──你可以不死,但你也不會好活。」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675
5. 陳秀丹《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不計一切代價去努力延長病人的時間,是一種殘酷的仁慈。」
6. 紫色尿袋症候群(Purple Urine Bag Syndrome),醫院裡沒聽過的東西,竟然是居家的常識!可見看得東西真的太少了。(是真的就是紫色...)
# 「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大概就是一場兵荒馬亂,儘管我們各奔前程,仍舊希望能夠殊途同歸。你曾在沙場金戈鐵馬,我曾為你開城助你所向披靡。"Everyone is special in their own way. We make each other strong. We're not the same. We're different in a good way. Together's where we belong." 「即使總要散場,但青春一定要傾盡全力去愛、去珍惜。因為那些曾併肩同行的人,都會是歲月裡最好的紀念。人山人海裡,我一定記得你,假如有一天你一貧如洗,我就做你最後一件行李。」
# 浪漫其實是很擁擠的世界,有時候甚至容不下兩個人。比如綠燈亮的那一刻,我走上斑馬線的那一刻,我非常想念你。那一刻與你無關,你也無須知道,你若知道,就太多了。愛著愛著就學會了想念的分寸。你感覺到一的時候,其實我給了九十九。
# 最浪漫的話或許不是「你就是我的全世界」,而是「你是我想一起去探索全世界的人。」。
# 生活品質的提升是怎麼讓「我的時間」以及「不得不做某事的時間」中間的界限愈來愈淡。工作不僅是工作,工作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工作也是成就感的一部分。
# 要做一個成功的人,還是做一個快樂的人?「成功」是對別人付出,「快樂」是對自己負責。
#「我不止一次地埋怨過老天, 以前覺得老天對我不公平,讓我經歷很多奇怪的磨難、不開心的事情,現在我明白為什麼,因為他把最好的留給我。」
# 磨合的出發點應該不是要求別人改變,而是溝通過後反省自己並改變自己,因為這世界沒有人可以改變別人,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 在變幻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當你想要愛的時候,那個人或許已經不在了。我們總在很晚很晚才明白,時間是生命中唯一的敵人。它偷走了我們的記憶,偷走了我們的生命,偷走了我們的喜怒哀樂,偷走了我們所愛的每一個人,偷走了我們自己。
# 陽光中的靜謐味道仿佛從未改變過,也不需要任何解釋。萬物永遠保持著本來的面目,該如何便如何。人雖貴為萬物之靈,卻總是容易在尋尋覓覓中迷失本心。
# 快樂不一定就是一切都很美好了,而是我們不再在意那一點點的不美好,懂得在不美好中找到了美好。
# 在生命的每個角落裡,都埋藏著陽光照耀不到的荒蕪。青春仍清清楚楚地駐紮在這張臉上,她的心卻陷入無可挽回的滄桑。
# 在意的不再是青春和死亡,而是五月、帳單、戶頭餘額還有,如何還能帶著溫度地活在這該死的世上。
# 日升日落,春榮秋謝,人生多麼像這片風景,遠看大局已定夙夜同歸。真的走進去,移步換景之間,又總能遇上叫人眼前一亮的風光。所謂不枉此生,大約如是吧。
# 我只在兩個地方聽見過上帝的聲音,在喜馬拉雅的深山中與桑吉巴爾的海邊。
# 我是活在眼淚裡的魚,用流出的眼淚豢養自己,你的愛像海,我卻擱淺了回不去。
# 在這年末零下的冬夜,面對論文與博士班的尾聲,我只想和妳在一個與紐約街景全然無關的景色之中,放蕩喝醉。今年真的好累,累的並非肢體,而是精神上的焦慮,讓我在好幾個時刻都想要任性倒下。每當我沈溺在這種存在危機情緒的時候,女友性格內的牡羊直爽與乾脆就會看不下去的提醒我:「每天能平安活著就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了。」因此,每日,致力於做好一件事,日子也就緩緩地向前推進,時間工整地擺盪,像是歷經了各個朝代的老鐘,在晃蕩的時代給我們一種歷史的穩重與世故感。
# 我喜歡妳的堅強,也喜歡妳需要依賴的時候;我喜歡妳的聰慧,也喜歡妳偶爾犯傻的時候;我喜歡妳的完美,也喜歡妳願意在我面前展現平凡的時刻,那才是最最珍貴、像寶石一樣璀璨的時刻。
# 人生不是階段性的,是平行的。工作、愛情、家庭、人生本來就沒有先後。我先做什麼再做什麼,都是騙人的。
# 焦慮依戀者害怕的不是愛,而是被拋下,逃避依戀者並不是不相信愛,而是不相信永恆;對於前者來說,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而對於後者來說,他的人生課題在於「真正」去信任一個人。
#「做個傻瓜?您不是真的想讓她做個傻瓜吧?」「當然不是。我只是想讓她知道,任何事,不是非要分個對錯才行,不要總是用一根尺度去衡量對方,分辨好壞很容易,知道而不去分辨才是做人最重要的品性。」
★ 我已經敢想你 文案
把自己鎖在封閉的房間,把窗簾拉上,把頭埋進避世的被窩。或反過來到處周遊列國吃喝玩樂,在陌生的人群中試圖讓自己顯得比較不寂寞。在朋友的聚會上聽見那個人的消息只好假裝像談論別人的八卦一樣大肆地好奇他的近況,然後把紅酒乾杯後再強顏歡笑地說:“其實我早已忘記我們是怎麽分手的啦!”或者,瘋狂地結識新對象。用愛情醫療愛情,用付出填補空缺。不然就不停地為事業奔波,早出晚歸,忙到沒有空檔想起那個人。你用盡任何方式避免自己變成前度的人質。
可惜啊,回憶如果故意要跟你對著幹的話,別傻了,你根本不可能倖免的。
你隨便聼一首歌都像聽見那個人在你耳邊的鼻息。你只不過路過電影院外的公園,卻在黃昏的石階上看到那個人留下的腳印。你喝一口無糖綠茶就想起他愛喝有糖的紅茶。你飛到夏威夷去游泳卻想起你們一起躺著曬太陽的墾丁沙灘。最恐怖的是當你讓自己累得像一條狗,躺在床上強迫自己睡覺的時候,他的影子就像咒怨出現在你眼前的白墻。如魅幻影。你額頭冒出冷汗才驚覺你始終沒有忘記他。
你只能繼續跟回憶作戰直到你勇敢舉白旗投降的那一天。
回憶今日營業中。
你在某次旅途中隨機走進下北澤的GARAGE。
眼前不斷浮現你看不懂的日文,但是你卻從氣勢淩人的漢字中找到了熟悉的感覺。那種熟悉的感覺讓你覺得安心。你點了一杯林店長推薦的波本威士忌。
你沒有力氣抵抗了,所以讓自己沉醉在酒精、音樂和回憶中。
你猜你走出這扇門後會不會也看到他從巷口的居酒屋走出來,然後不可思議地對你傻笑:“你怎麽會在這裡?”
原來他還在你心中。當與他有關的回憶漸漸已經變成你血液中的細胞。你要怎麽忘記他?你只能認輸啊。你只能繼續記得他啊。
所謂愛後餘生就是這麽一回事。
我們都要勇敢學會不痛不癢地回憶我們愛過的人。
就讓想念輕如鴻毛。
但願以後可以用最輕描淡寫的方式想起他。
★ 一個女生的環球361天 演講
# 自然是極致的美與恐怖並存的戰慄,一種生存之美
# 令自己安於無為緩慢,本身就是一種挑戰
# 身在其中,就想逃離,離開之後,卻又想念
# 不合時宜的浪漫
# 面對從生存到生命的核心問題
# 允許浪費的時間,所謂長時間的旅行
# 無處不是家的自在,或說無處為家的瀟灑
# 玩家收藏公仔,旅者收藏回憶—紀念品的變形
# 旅行無法成為人生的逃避,甚至不比日常生活更自由—同樣都是自由地下決定,然後概括承受隨之而來的各種不自由
# 終於要去正常的地方了?流浪者尋求獨特的生命經驗,觀光客享受美景和與日常生活切離的空間,所有事物都是兩者的綜合
#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珍惜時間和生活
★ 波隆納世界插畫大展
# 插畫的起點不是插畫
# 製作我的方法(日本 chihiro takeuchi)—以一成不變的黑色工廠生產線來描繪出生過程,途中卻加入了各種彩色的元素,打造出每個截然不同的我們
# 老糖夫婦去旅行(中國 朱成梁)—他們嚮往旅行,卻又只能以粗淺、庸俗的方式理解 旅行,以懶怠、消極的心態面對旅行
# 變形機器人(韓國 Ji-yeon Lee)—以單一的藍色調呈現出現代工薪族每天日復一日的生活,就像機器人一樣單調、無趣,卻也無可奈何的沉重感
# 田鼠先生與巨大的起士月亮(日本miyauni)—以紙為媒材創作小老鼠想像月亮是起司,將月亮吃掉的故事。隨著情節推展,黃色的滿月逐漸缺角,透過撕紙的手法創作出小老鼠的啃咬痕跡。